断后延伸率(Elongation after Fracture,符号A)是衡量不锈钢板塑性的核心力学性能指标,反映材料在拉断前能承受的Zui大塑性变形能力。对于不锈钢板而言,延伸率直接关联其加工可行性(如折弯、冲压、焊接)和使用安全性(如承受冲击、变形时不脆断),是材料选型、质量检验和工艺验证的关键依据(如 304 奥氏体不锈钢板的断后延伸率通常要求≥40%)。
断后延伸率是指标准拉伸试样在拉断后,断后标距长度(Lₙ)与原始标距长度(L₀)的差值占原始标距的百分比,公式为:A=L0Lu−L0×其中,L₀为试样原始标距(测试前划定的测量段长度),Lᵤ为试样拉断后,将断裂两端对接对齐,测得的原标距段实际长度。
通过wanneng材料试验机对标准试样施加轴向拉力,使试样从弹性变形过渡到塑性变形,Zui终断裂。通过测量断裂前后标距段的长度变化,计算塑性变形程度,延伸率越高,说明不锈钢板的塑性越好,加工时越不易开裂。
不锈钢板断后延伸率测试需遵循统一的拉伸试验标准,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主流标准按类别划分如下:
两类标准均区分 “比例试样” 和 “非比例试样”:比例试样的标距与原始横截面积相关联,常见规格为 L₀=5d₀(d₀为圆形试样直径)或 L₀=11.3√A₀(A₀为原始横截面积);非比例试样为固定标距(如 L₀=50mm)。测试温度默认室温(10~35℃),特殊工况需按标准调整;延伸率指标方面,不同牌号不锈钢有明确Zui低要求,例如 304L 不锈钢板在 GB/T 4237 和 ASTM A480 中均要求 A≥40%,2205 双相钢要求 A≥25%。
根据不锈钢板的厚度选择拉伸试样的形状和尺寸,优先采用比例试样以确保结果可比性:
取样方向需明确:不锈钢板因轧制工艺存在各向异性,默认沿轧制方向(RD)取样,若需考核横向性能则沿横向(TD)取样(横向延伸率通常略低于纵向);取样位置需避开板边(距边缘≥25mm)和缺陷区(如划痕、氧化皮、夹杂),确保试样代表板材整体性能;表面处理方面,需去除试样表面的氧化皮、油污、毛刺,用砂纸打磨至 Ra≤0.8μm,避免表面缺陷导致应力集中,造成试样提前断裂。
用划针或标距仪在试样平行段(工作段)绘制清晰的标距线,线宽≤0.2mm,不得损伤试样本体;比例试样需按公式jingque计算 L₀,非比例试样按标准固定标距;建议在标距线外侧绘制辅助标记,方便断裂后对接定位。
核心设备为电子wanneng材料试验机,量程需匹配试样Zui大拉力(不锈钢板试样拉力通常为 10~100kN,建议选择 0~200kN 量程);辅助设备包括标距仪(精度 ±0.02mm)、游标卡尺(精度 ±0.01mm),若需同步获取屈服强度可搭配引申计。设备需定期校准:试验机的力值、位移精度每年至少校准 1 次,标距仪、游标卡尺需符合计量要求,避免测量误差影响结果。
测量原始标距 L₀,至少测量 2 次取平均值;测量原始横截面积 A₀时,矩形试样在标距段两端及中间取 3 个截面,每个截面测量宽度(b)和厚度(t),取平均值计算 A₀=b×t;圆形试样测量直径 d₀,取 3 个不同位置的平均值计算 A₀。记录试样编号、材料牌号、板厚、热处理状态等关键信息。
将试样两端装入试验机的上下夹持器,确保试样轴线与拉力方向一致(偏差≤2°),避免偏心加载导致结果失真;夹持力需适中,过松会导致试样打滑,过紧会压伤试样端部,影响断裂位置(理想断裂位置应在标距段中间 1/3 区域)。
按标准规定控制加载速率:室温下,弹性阶段加载速率为 2~20MPa/s(奥氏体不锈钢可按上限,铁素体不锈钢按中下限);塑性阶段(屈服后)加载速率为 0.005~0.05/s(位移速率)。加载过程中观察试样变形:奥氏体不锈钢会出现明显加工硬化,试样逐渐颈缩(局部变细),Zui终在颈缩处断裂;铁素体不锈钢颈缩不明显,可能发生脆性断裂。断裂后立即停机,保留断裂试样。
用手将断裂的两部分试样沿轴线对齐,尽量恢复原始形状,不得施加额外拉力或压力;若断裂在标距段内(且不在标距线附近 ±2mm 内),直接用标距仪测量两原始标距线之间的距离,即 Lᵤ(测量 2 次取平均值);若断裂在标距段外(或标距线附近),该试验结果无效,需重新制备试样测试;若试样断裂后标距线模糊,可借助放大镜或重新标记辅助线测量。
代入公式 A=(Lᵤ - L₀)/L₀×,计算结果保留 1 位小数(如 42.3%);若需考核 “总延伸率”(含弹性 + 塑性变形),需用引申计记录全程变形,Zui终按标准计算 Aₜ(工程上默认断后延伸率为塑性延伸率)。
对比测试结果与材料标准要求(如 GB/T 4237-2015),若测得的延伸率≥标准规定的Zui低限值,则判定为合格;通常需做 3 个平行试样,取平均值作为Zui终结果,单个试样结果与平均值的偏差不得超过 ±5%,否则需补做试样。
| 法定代表人 | 周乐辉 | ||
| 注册资本 | 1000 | ||
| 主营产品 | 消防设备检测、建筑材料耐火检测、汽车内饰耐火检测、防火阻燃耐火检测 | ||
| 经营范围 | 防火建材检测、防火构件检测、消防产品检测、防火涂料检测、整体家居及组件检测、汽车内饰材料检测 | ||
| 公司简介 | 平板状建筑材料检测对象:墙面材料、吊顶材料、铺地材料、保温绝热材料、阻燃织物、塑料/橡胶、电线/电缆、汽车内饰材料、屋面材料及系统、软体家具及组件、饰面型防火涂料、防火封堵材料、安全帽等。检测项目:不燃性、烟密度等级、可燃性、燃烧热值、热释放速率、SBI单体燃烧、产烟量、燃烧滴落物/微粒、产烟毒性、火焰传播指数、生烟指数、损毁长度、临界辐射通量、烟气总值、地毯45°燃烧试验、氧指数、水平燃烧、垂直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