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温材料燃烧氧指数测试是评估其阻燃性能的关键手段,以下从测试原理、标准、流程、关键指标、实际应用及改进方向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氧指数(OI)是材料在氧氮混合气体中维持有焰燃烧所需的Zui低氧气浓度(体积分数)。通过测试氧指数,可量化保温材料的阻燃性能,为产品分级(如B1级)和工程应用提供依据。
中国国家标准《塑料燃烧性能的测定 氧指数法》(GB/T 2406-2009)规定了氧指数测试的具体方法。针对不同类型的保温材料,如挤塑板、泡沫橡塑绝热制品等,还有相应的国家标准进行燃烧性能分级,如GB 8624-2012《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等。
试样制备:试样应为长条形,尺寸为(100±5)mm×(6.5±0.5)mm×(3±0.2)mm(长×宽×厚)。对于发泡材料(如橡塑保温板),需保持原始发泡结构,避免压缩或破损。
预处理:在(23±2)℃、(50±5)%RH条件下放置至少24小时。
测试设备:使用氧指数仪,配备燃烧筒、气体混合系统、点火器和测氧仪。气体供应需使用高纯度氧气(≥99.5%)和氮气(≥99.5%),通过流量计控制比例。
初始氧浓度设定:根据经验或预试验设定初始氧浓度(如20%)。
点火与观察:将试样垂直固定在燃烧筒内,用点火器点燃试样顶端,观察燃烧行为。若试样燃烧超过3分钟或燃烧长度超过50mm,降低氧浓度;若试样在30秒内熄灭,提高氧浓度。
重复试验:通过多次调整氧浓度,找到维持燃烧的临界氧浓度(即氧指数)。氧指数以体积分数表示,jingque至0.1%。
根据中国《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GB 8624-2012),保温材料需满足以下氧指数要求以通过B1级认证:
氧指数(OI)≥30%(对于某些特定材料,如聚氨酯泡沫塑料,B1级要求氧指数≥28%)。
建筑外墙保温系统:保温材料广泛用于空调管道、冷链设备保温,需通过氧指数测试以确保火灾安全性。
工业设备保温:在化工、电力等领域,保温材料需满足耐温、阻燃和低烟要求。
法规符合性:中国《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 50222-2017)要求特定场所材料需通过氧指数测试。
| 法定代表人 | 周乐辉 | ||
| 注册资本 | 1000 | ||
| 主营产品 | 消防设备检测、建筑材料耐火检测、汽车内饰耐火检测、防火阻燃耐火检测 | ||
| 经营范围 | 防火建材检测、防火构件检测、消防产品检测、防火涂料检测、整体家居及组件检测、汽车内饰材料检测 | ||
| 公司简介 | 平板状建筑材料检测对象:墙面材料、吊顶材料、铺地材料、保温绝热材料、阻燃织物、塑料/橡胶、电线/电缆、汽车内饰材料、屋面材料及系统、软体家具及组件、饰面型防火涂料、防火封堵材料、安全帽等。检测项目:不燃性、烟密度等级、可燃性、燃烧热值、热释放速率、SBI单体燃烧、产烟量、燃烧滴落物/微粒、产烟毒性、火焰传播指数、生烟指数、损毁长度、临界辐射通量、烟气总值、地毯45°燃烧试验、氧指数、水平燃烧、垂直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