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料太阳光反射比检测 近红外反射比检测

更新:2025-11-20 08:59 编号:45430322 发布IP:114.217.135.240 浏览:3次
发布企业
浙江广分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认证
资质核验:
已通过营业执照认证
入驻顺企:
6
主体名称:
广分检测院(广州)质检有限公司
组织机构代码:
91440113MA59CFF65C
报价
请来电询价
关键词
太阳光反射比检测,近红外反射比检测
所在地
江苏省昆山市陆家镇星圃路12号智汇新城B区7栋
联系电话
18662248593
手机
18662248593
微信号
18662248593
业务经理
周志琴  请说明来自顺企网,优惠更多
请卖家联系我
18662248593

详细介绍

涂料太阳光反射比检测与近红外反射比检测要点如下:

检测核心目的

  • 太阳光反射比:衡量涂料反射太阳光(含可见光与近红外光)的能力,直接影响建筑表面温度与热负荷。高反射比涂料可减少热量吸收,降低空调能耗,提升能源效率。

  • 近红外反射比:评估涂料反射近红外波段(780-2500nm)辐射的能力。近红外辐射占太阳总辐射的约50%,高近红外反射比涂料可显著减少热量进入建筑内部,增强隔热效果。

检测标准与限值

  1. 国家标准依据

    • 低明度涂料:太阳光反射比≥0.25,近红外反射比≥0.40。

    • 中明度涂料:太阳光反射比≥0.40,近红外反射比与明度(L*)成比例。

    • 高明度涂料:太阳光反射比≥0.65,近红外反射比≥0.80。

    • JG/T 235-2014:规定不同明度涂料的反射比限值:

    • GB/T 25261-2018:补充检测波长范围与精度要求,明确彩色涂料按明度分级规定反射比(如明度>95时,太阳光反射比≥0.85)。

  2. 关键限值示例

    • 半球发射率:所有明度涂料均需≥0.85(JG/T 235-2014)。

    • 耐久性要求:污染后太阳光反射比变化率≤15%-20%,人工气候老化后变化率≤5%。

检测方法与设备

  1. 太阳光反射比检测

    • 光谱光度计法:使用带积分球的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如岛津UV-3600i Plus),测量涂料在250-2500nm波长范围内的反射率,通过加权计算得出太阳光反射比。

    • 便携式反射仪法:适合施工现场快速检测,操作简便但精度略低。

  2. 近红外反射比检测

    • 积分球法:将涂料样品置于积分球内,使用分光光度计照射并测量反射信号,计算光谱反射比后得出近红外反射比。

    • ASTM E903-2012标准:使用积分球法测定材料的太阳吸收率、反射率和透射率,覆盖300-2500nm波长范围。

  3. 关键设备要求

    • 分光光度计:波长范围300-2500nm,Zui小波长间隔5nm,波长精度≤1.6nm。

    • 积分球:消除方向性反射干扰,实现全波段反射率测量。

    • 半球发射率测试仪:如D&S AE1/RD1,通过热电堆探测器测量试样与标准板的温差,直接计算发射率。

检测流程与注意事项

  1. 样品制备

    • 涂料需均匀涂覆在标准基板(如铝板、水泥板)上,表面平整、无缺陷,养护条件为温度23±2℃、湿度50±5%,养护7天。

  2. 环境控制

    • 检测需在温湿度受控的实验环境中进行,避免外部光线干扰,确保数据重复性与准确性。

  3. 操作规范

    • 仪器需定期校准,操作人员应遵守实验室安全规程,穿戴个人防护装备。

    • 测试时需控制光源稳定性,避免外界因素影响结果。


所属分类:中国检测网 / 检测服务
关于浙江广分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商铺首页 | 更多产品 | 联系方式 | 黄页介绍
成立日期2020年07月01日
法定代表人周乐辉
注册资本1000
经营范围无损、环境、土壤、水质、金属材料、劳保用品等检测服务
公司简介江苏广分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核心价值观:安全第一,公正廉洁,尊长敬司,创新为魂,应用为重,励精图治。经营服务理念:用心服务,用先进科学检测技术为客户发现、消除火灾隐患,追求安全与经营效益的双赢,造福社会。企业行为准则:方法科学,诚信经营,坚持原则,为客户提供公正、科学、高效的优质服务。员工行为准则:诚实守信,尊长敬业;笑看得失,莫议人非;爱岗敬业,和合处世;技术精湛,服务至上;遵章守法,勇担责任。公 ...
公司新闻
顺企网 | 公司 | 黄页 | 产品 | 采购 | 资讯 | 免费注册 轻松建站
免责声明:本站信息由浙江广分检测技术有限公司自行发布,交易请核实资质,谨防诈骗,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联系顺企网
© 11467.com 顺企网 版权所有
ICP备案: 粤B2-20160116 / 粤ICP备12079258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702000007号 / 互联网药品信息许可证:(粤)—经营性—2023—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