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锈钢晶间腐蚀G法检测(GB/T 4334.6-2015标准)的核心内容如下:
标准名称:GB/T 4334.6-2015《不锈钢5%硫酸腐蚀试验方法》
发布与实施:2015年9月11日发布,2016年6月1日正式实施,替代GB/T 4334.6-2000版本。
主管部门: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适用范围:主要用于评估含钼奥氏体不锈钢在5%硫酸溶液中的均匀腐蚀性能,其他类型不锈钢(如304、316等)也可参照使用。
评估晶间腐蚀倾向:通过模拟酸性环境(5%硫酸溶液),检测不锈钢在晶粒边界处的腐蚀敏感性。
质量控制:为工业生产中金属材料的耐蚀性能评价提供依据,确保材料在酸性环境下的可靠性。
试样制备:
按标准尺寸加工试样,表面需打磨至无杂质和氧化层。
测量试样初始重量,记录表面积(≥10~30cm²)。
试验溶液配制:
使用分析纯硫酸配制5%硫酸溶液,浓度控制精度±0.1%。
试验步骤:
浸泡试验:将试样置于5%硫酸溶液中,控制温度(通常为沸腾状态)和时间(如6小时)。
质量测定:浸泡前后称重,计算腐蚀质量损失。
腐蚀速率计算:基于质量损失、表面积和时间,得出腐蚀速率(单位:g/(m²·h)或mm/a)。
结果评定:
腐蚀速率:一般要求不超过0.1mm/a。
腐蚀形态:利用金相显微镜或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表面形态,辨别均匀腐蚀、点蚀或缝隙腐蚀。
表面化学分析:采用能谱分析(EDS)确认腐蚀产物成分。
腐蚀速率:需满足特定指标(如≤0.1mm/a),具体标准视使用环境而定。
表面钝化膜:膜层需连续,无裂纹。
无明显点蚀或局部腐蚀:确保材料在酸性环境下的稳定性。
化工、石油、造纸行业:评估设备在酸性介质中的耐蚀性能,优化材料选型。
航空航天、汽车制造:验证关键部件在极端环境下的可靠性。
电子元件制造:确保电子元件在含腐蚀性气体环境中的长期稳定性。
| 成立日期 | 2020年07月01日 | ||
| 法定代表人 | 周乐辉 | ||
| 注册资本 | 1000 | ||
| 经营范围 | 无损、环境、土壤、水质、金属材料、劳保用品等检测服务 | ||
| 公司简介 | 江苏广分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核心价值观:安全第一,公正廉洁,尊长敬司,创新为魂,应用为重,励精图治。经营服务理念:用心服务,用先进科学检测技术为客户发现、消除火灾隐患,追求安全与经营效益的双赢,造福社会。企业行为准则:方法科学,诚信经营,坚持原则,为客户提供公正、科学、高效的优质服务。员工行为准则:诚实守信,尊长敬业;笑看得失,莫议人非;爱岗敬业,和合处世;技术精湛,服务至上;遵章守法,勇担责任。公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