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疗器械 CE 认证是产品进入欧盟及欧洲经济区(EEA)市场的 “合规通行证”,其核心是通过符合欧盟《医疗器械法规》(MDR)及相关协调标准,证明产品安全、有效且符合监管要求。对企业而言,清晰理解认证的核心内涵与全流程细节,是高效推进认证、避免走弯路的关键。结合 12 年一类医疗器械 CE 认证实操经验,从 “认证深度解析” 与 “分风险等级流程详解” 两方面,全面梳理医疗器械 CE 认证的核心要点,为企业提供可落地的操作指南。#医疗器械CE认证#
在启动认证前,企业需先明确 CE 认证的本质、法规依据及风险分级逻辑,这是理解流程的基础:
1. 认证本质:并非 “产品质量认证”,而是 “合规性声明”
医疗器械 CE 认证的核心是 “企业对产品符合欧盟法规要求的自我声明”(部分高风险产品需公告机构审核背书),而非对产品质量的绝-对认可。其本质逻辑是:
企业通过技术文件、测试报告、临床数据等证明产品符合 MDR 及协调标准;
公告机构(若需)对企业提交的证明材料进行审核,确认合规性;
企业签署 “符合性声明(DoC)”,产品加贴 CE 标志,即可进入欧盟市场。
需注意:CE 标志不代表产品 “Zui优”,仅代表 “符合欧盟Zui低合规要求”,但却是产品进入欧盟市场的法定前提。
2. 核心法规依据:MDR(Regulation (EU) 2017/745)
现行医疗器械 CE 认证的核心法规是 MDR(2017/745),于 2021 年 5 月 26 日正式取代旧版 MDD(93/42/EEC),其关键要求比旧版更严格,主要体现在:
范围扩大:覆盖更多类型产品(如定制医疗器械、软件类医疗器械);
临床数据要求更高:IIb 类 / III 类产品需提供更充分的临床证据,部分产品需开展多中心临床试验;
上市后监督强化:要求企业建立完善的上市后监督(PMS)体系,定期提交安全报告;
公告机构资质收紧:仅经欧盟委员会授权、具备相应资质的公告机构,才能开展审核工作,目前全球具备 MDR 完整审核资质的公告机构数量有限。
3. 产品风险分级:决定认证流程与审核强度
MDR 按产品 “预期用途、作用方式、接触人体部位及时间”,将医疗器械分为 4 个风险等级,不同等级对应不同的认证流程(自我声明或公告机构审核),具体分级逻辑如下:
I 类(低风险):如普通医用口罩、医用检查手套(非无菌 / 非测量),多数可通过企业自我声明完成认证;
I 类无菌 / 测量类(中低风险):如无菌手术刀片、医用体温计,需公告机构审核技术文件;
IIa 类(中风险):如血糖试纸、心电图机,需公告机构审核技术文件及测试报告;
IIb 类(中高风险):如呼吸机、骨科钢板,需公告机构审核技术文件、临床数据,并开展工厂审查;
III 类(高风险):如人工心脏瓣膜、植入式除颤器,需公告机构全流程审核(技术文件、临床试验、工厂审查),且上市后监督要求Zui严格。
风险等级是企业选择认证路径、规划流程的首要依据,等级越高,认证流程越复杂,审核要求越严格。
4. 核心参与方:明确各角色职责
医疗器械 CE 认证涉及多个参与方,企业需明确各角色的职责,避免流程衔接失误:
申请企业:核心责任方,负责准备技术文件、开展产品测试、签署符合性声明,非欧盟企业需指定欧盟授权代表;
欧盟授权代表(AR):仅非欧盟企业需指定,负责接收欧盟监管机构通知、提交技术文件、协助处理不良事件,需具备欧盟认可资质;
第三方测试实验室:需具备 CNAS 或欧盟认可资质,按协调标准开展产品测试,出具合规测试报告;
公告机构(NB):经欧盟授权的审核机构,负责对高风险产品的技术文件、临床数据、工厂体系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颁发 CE 认证证书;
欧盟监管机构:如德国 BfArM、法国 ANSM,负责市场监管、产品抽查,处理不良事件投诉。
医疗器械CE认证解析及认证流程详解?
不同风险等级的产品,认证流程存在显著差异,以下按 “低风险(I 类非无菌 / 非测量)→中低风险(I 类无菌 / 测量)→中风险(IIa 类)→中高 / 高风险(IIb 类 / III 类)” 的顺序,详解各等级产品的认证流程:
1. I 类非无菌 / 非测量类产品(如普通医用口罩):企业自我声明流程(3-6 个月)
这类产品风险Zui低,无需公告机构介入,流程由企业主导,核心是 “准备文件→自我评估→签署声明”,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 1:产品分类与标准确认(1-2 周)
对照 MDR 附件 VIII,确认产品属于 I 类非无菌 / 非测量类,明确需符合的欧盟协调标准(如医用口罩需符合 EN 14683:2022),通过欧盟官网查询标准的Zui新版本,避免使用过期标准。
步骤 2:技术文件编制(1-2 个月)
按 MDR 附件 II 要求,编制技术文件,核心包含:产品描述(结构、材质、预期用途)、风险管理报告(按 EN ISO 14971 标准,识别并控制产品风险)、产品测试报告(委托第三方实验室按协调标准测试)、标签与说明书(需用欧盟官方语言,标注产品信息、使用方法、警示说明)。
步骤 3:产品测试(1-2 个月)
委托具备资质的第三方实验室,按协调标准开展测试(如医用口罩需测试细菌过滤效率、通气阻力),确保测试项目覆盖标准全部关键条款,测试通过后获取合规测试报告。
步骤 4:自我符合性评估(1-2 周)
企业组织内部团队(或委托专业机构),对照 MDR 及协调标准,评估技术文件、测试报告是否完整合规,确认产品无重大风险,符合欧盟要求。
步骤 5:签署符合性声明(DoC)(1 周内)
自我评估通过后,企业法定代表人或授权代表签署符合性声明,声明产品符合 MDR 及相关协调标准的要求,声明需包含企业信息、产品信息、引用标准、签署日期等关键信息,签署后需留存归档。
步骤 6:产品加贴 CE 标志与市场准入(1 周内)
在产品或包装上加贴 CE 标志(标志需清晰、持久,尺寸符合要求),即可将产品投放欧盟市场,需将技术文件、符合性声明留存至少 5 年(植入式产品 15 年),以备欧盟监管机构抽查。
2. I 类无菌 / 测量类产品(如无菌手术刀片、医用体温计):公告机构审核流程(4-8 个月)
这类产品需公告机构审核技术文件,流程比非无菌 / 非测量类多 “公告机构审核” 环节,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 1-3:与 I 类非无菌 / 非测量类一致(产品分类、技术文件编制、产品测试),但技术文件需补充特殊内容:无菌产品需包含 “无菌工艺验证资料”(如环氧乙烷灭菌参数、无菌环境监测记录),测量产品需包含 “精度校准资料”(如校准方法、误差范围);
步骤 4:选择公告机构并提交审核申请(1-2 周)
选择具备 I 类无菌 / 测量类审核资质的公告机构(如德国 TÜV、英国 BSI),提交审核申请,附技术文件、测试报告、企业资质证明(营业执照、授权代表协议,非欧盟企业);
步骤 5:公告机构技术文件审核(2-3 个月)
公告机构审核技术文件的完整性、合规性,重点审核无菌工艺验证、精度校准的合理性,若存在问题,会出具 “不符合项通知”,企业需在规定时间内整改(如补充灭菌过程监控记录),整改后重新提交审核;
步骤 6:审核通过与符合性声明签署(1 周内)
技术文件审核通过后,公告机构出具 “审核通过函”,企业凭审核通过函签署符合性声明,声明中需标注公告机构代码;
步骤 7:产品加贴 CE 标志与市场准入(1 周内)
与 I 类非无菌 / 非测量类一致,加贴 CE 标志(需包含公告机构代码),留存技术文件、审核通过函、符合性声明,产品进入欧盟市场。
3. IIa 类产品(如血糖试纸、心电图机):公告机构审核流程(6-10 个月)
这类产品需公告机构审核技术文件及临床数据,流程更复杂,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 1:产品分类与标准确认(1-2 周)
确认产品属于 IIa 类,明确需符合的协调标准(如血糖试纸需符合 EN ISO 15197,心电图机需符合 EN 60601-1),确认是否需符合体外诊断试剂专项法规(IVDR);
步骤 2:技术文件编制(2-3 个月)
除基础文件外,需补充 “临床评价资料”:多数 IIa 类产品可通过 “文献回顾” 完成(检索已上市同类产品的临床数据,证明产品安全性、有效性),部分创新产品需开展 “性能验证试验”(如血糖试纸需测试准确性、精密度);
步骤 3:产品测试(2-3 个月)
委托实验室开展全面测试,覆盖协调标准全部条款(如心电图机需测试电气安全、电磁兼容、性能参数),体外诊断试剂需额外测试 “样本干扰因素”(如溶血、脂血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步骤 4:选择公告机构并提交审核申请(1-2 周)
选择具备 IIa 类审核资质的公告机构,提交审核申请,附技术文件、测试报告、临床评价资料、企业资质证明;
步骤 5:公告机构审核(3-4 个月)
分两阶段审核:①技术文件与测试报告审核(1-2 个月),重点审核测试数据的真实性、标准符合性;②临床评价资料审核(1-2 个月),重点审核临床数据的充分性、与产品的关联性,审核中若存在问题,企业需整改后重新提交;
步骤 6:审核通过与 CE 证书颁发(1-2 周)
审核通过后,公告机构颁发 CE 认证证书,证书包含产品型号、公告机构代码、有效期(通常 5 年)等信息;
步骤 7:签署符合性声明与市场准入(1 周内)
企业凭 CE 证书签署符合性声明,产品加贴 CE 标志(含公告机构代码),留存全部审核资料,产品进入欧盟市场,需按 MDR 要求建立上市后监督体系,定期提交安全报告。
4. IIb 类 / III 类产品(如呼吸机、人工心脏瓣膜):公告机构全流程审核流程(10-24 个月)
这类产品风险Zui高,需公告机构全流程审核(技术文件、临床数据、工厂审查),III 类产品还需开展临床试验,流程Zui复杂,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 1:产品分类与法规确认(2-3 周)
确认产品属于 IIb 类或 III 类,明确需符合的 MDR 条款、协调标准及临床要求,III 类产品需提前与公告机构沟通临床试验方案的合规性;
步骤 2:质量管理体系搭建(3-6 个月)
建立并运行 EN ISO 13485 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覆盖产品设计、生产、检验、售后全流程,需编制体系文件(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记录表单),并开展内部审核与管理评审,部分企业需先通过 EN ISO 13485 体系认证;
步骤 3:技术文件编制(4-6 个月)
III 类产品需编制 “设计 dossier”(比普通技术文件更详细),包含设计输入 / 输出、设计验证 / 确认记录、风险管理报告(需覆盖全生命周期风险),临床评价资料需结合临床试验数据;
步骤 4:临床试验(仅 III 类及部分 IIb 类产品,6-12 个月)
按欧盟《临床研究法规》(Regulation (EU) No 536/2014)开展临床试验:①提交临床试验方案至欧盟成员国伦理委员会审批(1-2 个月);②招募受试者,开展试验并记录数据(3-6 个月);③整理试验数据,编写临床试验报告(1-2 个月),试验报告需经公告机构审核;
步骤 5:产品测试(3-5 个月)
委托欧盟认可的实验室开展测试,高风险产品需测试 “极端条件下的安全性”(如呼吸机在断电、高负荷下的性能),测试报告需详细记录测试过程与数据;
步骤 6:选择公告机构并提交审核申请(2-3 周)
选择具备 IIb 类 / III 类审核资质的公告机构(如瑞士 、德国 TÜV SÜD),提交审核申请,附技术文件、测试报告、临床数据(临床试验报告或临床评价资料)、体系文件;
步骤 7:公告机构审核(4-8 个月)
分三阶段审核:①技术文件与测试报告审核(1-2 个月);②临床数据审核(1-3 个月,III 类产品需重点审核临床试验方案的合规性、数据真实性);③工厂审查(1-2 个月,审核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如生产过程控制、原材料检验、不合格品处理),审核中发现的问题需整改后重新审核;
步骤 8:审核通过与 CE 证书颁发(2-3 周)
全部审核通过后,公告机构颁发 CE 认证证书,III 类产品证书有效期可能缩短至 3 年,且需定期开展监督审核(每年 1 次);
步骤 9:上市后监督与证书维护(长期)
产品上市后,需按 MDR 要求开展上市后监督(PMS),收集不良事件、用户反馈,定期提交 PMS 报告至公告机构;证书到期前 6-9 个月,启动续期审核,确保证书持续有效。
医疗器械CE认证解析及认证流程详解?
企业在推进认证流程时,容易遇到流程延误、审核不通过等问题,以下是常见问题及应对策略:
问题 1:技术文件审核反复不通过
原因:文件缺失关键模块(如风险管理报告不完整)、数据不准确;
应对:编制文件前参考 MDR 附件 II 及同类别产品模板,委托专业机构开展文件预审,提前排查问题。
问题 2:产品测试不通过
原因:产品设计不符合协调标准、测试前未做内部预测试;
应对:测试前先开展内部预测试,针对标准关键条款优化产品设计,选择有同类产品测试经验的实验室。
问题 3:公告机构审核排期长
原因:热门公告机构审核资源紧张;
应对:提前 3-6 个月与公告机构沟通排期,优先选择资质匹配、排期较短的中小型公告机构。
问题 4:非欧盟企业未指定=授权代表
原因:忽略 MDR 对非欧盟企业的授权代表要求;
应对:申请前筛选具备资质的欧盟授权代表,签订正式授权协议,确保授权代表能履行相关职责。
欧意德认证中心凭借 18 年行业经验与资源积累,能从全流程协助企业规避风险、缩短周期,高效完成认证:
认证规划阶段:协助企业准确判定产品风险等级,确认适用法规与标准,制定个性化认证方案,明确各阶段时间节点;
文件与测试阶段:提供技术文件模板(含风险管理报告、临床评价资料模板),指导企业编制文件,对接 20 + 具备资质的测试实验室,优先安排测试,确保测试一次通过;
审核阶段:与 10 + 知-名公告机构(如 TÜV、BSI)建立长期合作,协助企业提交审核申请,提前沟通审核重点,审核中出现问题时,24 小时内提供整改方案,确保审核高效通过;
非欧盟企业支持:为非欧盟企业推荐合规的欧盟授权代表,协助签订授权协议,处理与授权代表的衔接事宜;
上市后维护:提醒企业证书有效期,协助办理续期审核,指导企业建立上市后监督体系,提交 PMS 报告。



| 成立日期 | 2002年11月15日 | ||
| 法定代表人 | 陈文勇 | ||
| 主营产品 | ISO认证.欧代注册.检测报告,CE,FCC,ROHS,CCC认证, SRRC型号核准 | ||
| 经营范围 | 电子电器、通信产品、汽车配件、电线电缆、玩具及儿童用品、仪器仪表的标准技术、检测技术咨询与技术开发与销售、产品认证技术咨询;国内贸易、货物及技术进出口。(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决定禁止和规定在登记前须经批准的项目除外) | ||
| 公司简介 | 深圳万检通科技有限公司(WJT)为众多行业和产品提供通行全球解决方案的一站式全领域公共检测、鉴定、验货及认证服务平台,帮助企业应对全球各种技术贸易壁垒,提升企业竞争优势,满足其对品质的高标准要求。WJT的服务能力覆盖无线通讯产品、医疗器械、音视频产品、信息技术设备、家用电器、灯具照明,儿童玩具,电池、医疗保健等多个行业;提供安规LVD检测,电磁兼容EMC检测,无线射频RF检测,有害物质ROHS化学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