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信设备浪涌抗扰度检测与静电放电抗扰度检测解析
检测目的
模拟雷击、电力系统开关操作等产生的瞬态过电压(浪涌),评估设备在高压脉冲干扰下的抗扰能力,防止性能下降、误动作或性损坏。
检测标准
GB/T 17626.5-2008(等同于IEC 61000-4-5:2005)
核心波形:
1.2/50μs电压波:模拟雷击产生的电压浪涌,波前时间1.2μs(±30%),半峰值时间50μs(±20%)。
8/20μs电流波:模拟浪涌产生的电流响应,波前时间8μs(±20%),半峰值时间20μs(±20%)。
10/700μs通信波:适用于长距离对称通信端口(如电话线、数据线)。
检测方法
试验配置:
使用浪涌发生器(冲击发生器)产生标准波形,通过耦合/去耦网络(CDN)将浪涌信号耦合至设备电源线或信号线。
电源线测试:共模(线对地)与差模(线对线)干扰,电压等级±0.5kV至±6kV。
信号线测试:根据线缆类型(如通信线、数据线)施加共模或差模干扰。
施加方式:
电源线:正、负极性各施加5次浪涌,单次间隔≥1分钟(避免累积损伤)。
交流端口:在0°、90°、180°、270°相位施加正、负极性浪涌,共40次(每相位10次)。
户外设备:模拟直接雷击感应浪涌,电压等级可提升至±6kV(共模)或±2kV(差模)。
试验流程:
预处理:检查设备初始功能,记录正常工作状态(如电压、信号输出)。
连接测试系统:确保接地系统可靠(EUT、测试设备、接地平板距离≤0.1m)。
施加浪涌:按选定电压等级逐级施加,观察即时异常(如停机、复位)。
后处理:测试后检查设备功能,判定结果(A级:无异常;B级:临时异常,可自动恢复;C级:需人工干预;D级:性损坏)。
应用场景
电源接口:评估设备在雷击或开关切换时的电压承受能力。
通信线路:验证长距离信号传输中的抗干扰性能。
户外设备:如基站、路灯,需承受更高电压等级的浪涌冲击。
检测目的
模拟人体或物体带电接触设备时的静电放电(ESD),验证设备在静电干扰下的功能稳定性,防止数据丢失、硬件损坏或误动作。
检测标准
GB/T 17626.2(等同于IEC 61000-4-2:2014)
核心参数:
放电电压:接触放电Zui高达16kV,空气放电可达30kV。
放电速率:1次/秒(避免直接高电压冲击导致设备损坏)。
检测方法
试验配置:
静电放电发生器:由高压电源、储能电容器、放电电阻、放电开关及放电电极组成,产生标准波形(如接触放电和空气放电)。
环境条件:温度15–35℃,湿度30%–60%,防静电设计测试区域。
放电模式:
接触放电:直接对设备导电表面(如金属接口、按钮)施加放电,模拟金属接触时的ESD现象。
空气放电:通过非接触方式在设备绝缘表面(如塑料外壳)放电,模拟电荷积累后的间接放电。
试验流程:
预检:确认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接口完全暴露。
放电测试:按电压由低到高顺序,以1次/秒的速率对敏感部位(如按钮、接口、缝隙)进行放电,正、负极性各10次(共20次)。
结果分析:实时监测设备功能状态,记录异常现象(如屏幕闪烁、通信中断)。
判定等级
A级:设备功能完全正常。
B级:暂时性功能异常,但可自行恢复。
C级:需人工干预才能恢复。
D级:不可恢复的硬件损坏。
应用场景
计算机与通信设备:评估键盘、接口、显示屏的抗静电能力。
控制系统:验证工业机器人、医疗设备在静电环境下的稳定性。
低压电器:如开关、插座,防止静电导致的误触发或损坏。
产品合规性:浪涌与静电放电检测是CCC、CE等认证的核心项目,确保设备符合国内外法规要求。
可靠性提升:通过检测发现设计缺陷(如电源模块、接口电路易损坏),推动优化(如增加压敏电阻、气体放电管等保护元件)。
市场竞争力:满足复杂电网环境或静电多发场景的需求,提升产品品质与客户信赖。
| 成立日期 | 2020年07月01日 | ||
| 法定代表人 | 周乐辉 | ||
| 注册资本 | 1000 | ||
| 经营范围 | 无损、环境、土壤、水质、金属材料、劳保用品等检测服务 | ||
| 公司简介 | 江苏广分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核心价值观:安全第一,公正廉洁,尊长敬司,创新为魂,应用为重,励精图治。经营服务理念:用心服务,用先进科学检测技术为客户发现、消除火灾隐患,追求安全与经营效益的双赢,造福社会。企业行为准则:方法科学,诚信经营,坚持原则,为客户提供公正、科学、高效的优质服务。员工行为准则:诚实守信,尊长敬业;笑看得失,莫议人非;爱岗敬业,和合处世;技术精湛,服务至上;遵章守法,勇担责任。公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