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丝丝胶残留量检测 第三方检测

更新:2025-11-10 09:00 编号:45045871 发布IP:114.217.135.240 浏览:3次
发布企业
广分检测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认证
资质核验:
已通过营业执照认证
入驻顺企:
5
主体名称:
广分检测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组织机构代码:
91320594MA1Y2C3P7A
报价
请来电询价
周期
5-7个工作日
服务
一站式检测范围
报告语言
中英文可选
关键词
第三方检测中心,第三方检测机构,检测报告,检测费用,检测标准
所在地
江苏省昆山市陆家镇星圃路12号智汇新城B区7栋
手机
13545270223
联系人
谷经理  请说明来自顺企网,优惠更多
请卖家联系我
13545270223

详细介绍

蚕丝丝胶残留量检测是评估蚕丝制品(如丝绸面料、蚕丝被、蚕丝内衣等)加工质量与性能的关键指标之一。丝胶是包裹在蚕丝纤维(丝素)外部的一层天然胶状蛋白质(占蚕丝总量的15%~30%),在蚕丝脱胶(精练)工艺中需部分或全部去除,以改善蚕丝的柔软性、吸水性和染色性能。但适量的丝胶残留可提升蚕丝的保湿性、抗静电性及穿着舒适性(如亲肤感),而残留过多会导致手感发硬、光泽暗淡,残留过少则可能降低蚕丝的天然防护性能。精准检测丝胶残留量对控制蚕丝制品的品质至关重要。以下是蚕丝丝胶残留量检测的详细方法、原理及关键要点:

检测原理

蚕丝丝胶的主要成分是丝胶蛋白(Sericin),其氨基酸组成以丝氨酸(Ser)、天冬氨酸(Asp)、甘氨酸(Gly)为主,结构疏松且易溶于碱性或中性水溶液;而蚕丝内部的丝素蛋白(Fibroin)结构紧密,主要溶于强酸或特殊溶剂(如铜氨溶液)。丝胶残留量检测的核心是通过选择性溶解丝胶或丝素,分离并定量残留的丝胶蛋白含量,Zui终计算其在蚕丝样品中的占比(通常以质量百分比表示,如1%~5%)。

常用方法包括:

  • 酸碱溶解法(利用丝胶与丝素对酸碱溶解性的差异);

  • 蛋白质定量法(通过测定溶解液中蛋白质含量间接推算丝胶残留量);

  • 光谱/色谱法(如红外光谱、氨基酸分析,直接或间接分析丝胶特征成分)。

其中,酸碱溶解-蛋白质定量法是行业Zui常用的标准方法(如参照FZ/T 40004-2018《蚕丝 含胶率试验方法》)。

常用检测方法(以FZ/T 40004-2018《蚕丝 含胶率试验方法》为例)

(一)检测标准依据

国内检测蚕丝丝胶残留量(通常称为“含胶率”,即丝胶占总样品的质量百分比)主要依据FZ/T 40004-2018《蚕丝 含胶率试验方法》(中国纺织行业标准),该方法通过碱性溶液溶解丝胶,剩余丝素称重,间接计算丝胶残留量(含胶率=1-丝素残留率)。国际上无统一标准,但原理类似(如日本JIS L 1030也有相关检测逻辑)。

(二)检测原理(碱性溶解法)

丝胶蛋白在稀碱溶液(如0.5%~1%碳酸钠Na₂CO₃或氢氧化钠NaOH)中加热可溶解,而丝素蛋白在此条件下较稳定(不溶解)。通过将蚕丝样品用碱液煮沸一定时间,溶解其中的丝胶,剩余的丝素纤维经清洗、烘干后称重,计算丝素残留率,进而推导出丝胶残留量(含胶率=1-丝素残留率)。

注:若需直接检测丝胶残留量(而非含胶率),可通过测定溶解液中丝胶蛋白的含量(如凯氏定氮法测总氮量,或双缩脲法测蛋白质浓度),结合样品初始质量计算。

(三)试剂与仪器

  • 试剂:

    • 碳酸钠(Na₂CO₃,分析纯,配制成0.5%~1%水溶液,常用0.5%);

    • 去离子水(或蒸馏水);

    • (HCl,用于调节pH,可选);

    • 染色剂(如酸性品红,可选,用于验证丝胶溶解效果)。

  • 仪器:

    • 恒温水浴锅(或电热煮锅,控温精度±2℃);

    • 电子天平(精度0.1mg,用于jingque称量样品);

    • 玻璃烧杯(100~250mL)、玻璃漏斗、滤纸(定量滤纸);

    • 烘箱(可控温105±2℃,用于烘干丝素残留物);

    • 干燥器(内置变色硅胶,用于冷却称重)。

(四)检测步骤

  1. 样品准备:

    • 取未经过度脱胶的蚕丝样品(如生丝、轻度精练的绸缎,避免完全脱胶导致丝胶残留过低),剪成约2~3cm的小段,去除杂质(如浆料、油污),混合均匀后备用。

    • 准确称取0.5~1.0g样品(jingque至0.1mg,记为m总),放入已知质量的玻璃坩埚(或称量瓶)中(记为m0)。

  2. 碱液溶解丝胶:

    • 在250mL烧杯中加入100mL 0.5%碳酸钠溶液(或1%氢氧化钠溶液,根据标准选择),将样品放入碱液中,置于恒温水浴锅中,煮沸(100±2℃)30分钟(期间轻轻搅拌2~3次,确保样品均匀接触碱液)。

    • 此步骤中,丝胶蛋白溶解于碱液,丝素纤维保持不溶状态。

  3. 分离丝素残留物:

    • 溶解完成后,用已恒重的玻璃漏斗(铺定量滤纸)过滤,用50~100mL热水(约60℃)多次洗涤残渣(至滤液无碱性,可用pH试纸检测,pH≈7),以去除残留的碱液和溶解的丝胶。

    • 将滤纸连同丝素残渣转移至原玻璃坩埚中,放入105±2℃烘箱中烘干至恒重(约2~4小时,期间取出冷却至室温后称重,直至两次质量差≤0.1mg),记录Zui终质量m丝素。

  4. 计算丝胶残留量(含胶率):

    • 丝素残留率 = m总m丝素−m0×

    • 丝胶残留量(含胶率) = 1−丝素残留率=m总m总−(m丝素−m0)×

    • 单位:通常以质量百分比表示(如3%、5%),即每100g蚕丝样品中残留的丝胶质量(g)。

示例:若称取样品m总=0.8000g,玻璃坩埚质量m0=20.0000g,烘干后坩埚+丝素残渣质量m总坩埚=20.5200g,则:
丝素残渣质量m丝素=20.5200−20.0000=0.5200g;
丝素残留率 = (0.5200/0.8000)×=65.0%;
丝胶残留量(含胶率) = 1−65.0%=35.0%(此为示例数据,实际蚕丝含胶率通常为1%~5%)。

实际应用修正:上述方法是计算“含胶率”(总胶量),若样品为已部分脱胶的蚕丝(如成品丝绸),丝胶残留量通常更低(1%~5%),需根据标准调整计算逻辑(部分标准直接测定残留丝胶质量)。

其他检测方法(补充说明)

(一)凯氏定氮法(直接测定丝胶蛋白氮含量)

原理:丝胶蛋白含氮量约为15%~17%,通过凯氏定氮仪测定溶解液中总氮量,乘以换算系数(6.25)得到丝胶蛋白质量,进而计算残留量。适用于jingque分析,但操作复杂(需消化、蒸馏、滴定)。

(二)双缩脲法(快速测定蛋白质浓度)

原理:利用双缩脲试剂与蛋白质反应生成紫色络合物,通过分光光度计测定吸光度,对照标准曲线计算溶解液中丝胶蛋白浓度,再结合样品质量推算残留量。适合实验室快速检测。

(三)红外光谱法(定性/半定量分析丝胶特征峰)

原理:丝胶蛋白在红外光谱(如1650cm⁻¹附近的酰胺Ⅰ带、1540cm⁻¹附近的酰胺Ⅱ带)有特征吸收峰,通过与标准丝胶光谱对比,定性判断丝胶残留情况,或结合化学计量学半定量分析。

关键要点与注意事项

  1. 样品状态:检测对象应为未完全脱胶的蚕丝(如生丝、轻度精练绸缎),完全脱胶的丝绸(丝胶残留≤1%)可能导致结果误差增大(灵敏度降低)。

  2. 碱液浓度与时间:0.5%碳酸钠溶液是行业标准常用条件(温和溶解丝胶,避免损伤丝素),若碱液浓度过高(如1% NaOH)或煮沸时间过长(>30分钟),可能导致丝素部分溶解,结果偏低。

  3. 清洗与烘干:过滤后需用热水充分洗涤残渣(去除残留碱液),避免碱性物质影响丝素烘干质量;烘干需至恒重(两次称重差≤0.1mg),确保数据准确。

  4. 重复性:同一样品平行测定至少3次,结果相对偏差应≤2%(优等品控制)。

  5. 标准对比:

    • 优质生丝的含胶率通常为15%~30%(未脱胶状态),但成品丝绸(如电力纺、素绉缎)经精练后,丝胶残留量一般为1%~5%(适量残留提升亲肤性);

    • 若检测目的为“脱胶工艺控制”,需根据产品要求调整目标残留量(如高端内衣要求残留2%~3%,普通绸缎可接受1%~2%)。


蚕丝丝胶残留量检测 第三方检测的文档下载: PDF DOC TXT
所属分类:中国检测网 / 检测认证
关于广分检测技术(苏州)有限公司商铺首页 | 更多产品 | 联系方式 | 黄页介绍
成立日期2019年03月14日
法定代表人汤俊平
注册资本1000
经营范围建筑材料、贵金属、矿石矿物质、化工产品、珠宝玉石、建筑消防设施、电气机械、机动车性能、电气防火技术、无限通信网络系统性能、水质、皮革、箱包的检测服务;配方分析、天然乳胶含量,远红外线产品、服饰、针织品、纺织品、服装、煤炭、空气污染、工矿企业气体、水污染、废料、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光污染、室内环境、电能质量、施工现场质量等检测服务
公司简介广分检测(GFQT),于2016年创建于广东广州,数年来一直专注于检测及认证行业,目前拥有了数十名技术人员。公司以资深团队为技术支撑,一站式全方位服务的模式,获得国内外众多客户一致好评;解决了不知如何送检,送检手续繁琐,咨询回复慢等问题!送检方式多样化,可以上门、快递,全程智能化,可线上咨询填单、快递送检,电子版报告,真正做到足不出户,送检无忧。为了更好的服务广大客户群体,让送检更加便捷、高效!目 ...
公司新闻
相关产品分类
苏州检测认证
顺企网 | 公司 | 黄页 | 产品 | 采购 | 资讯 | 免费注册 轻松建站
免责声明:本站信息由广分检测技术(苏州)有限公司自行发布,交易请核实资质,谨防诈骗,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联系顺企网
© 11467.com 顺企网 版权所有
ICP备案: 粤B2-20160116 / 粤ICP备12079258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702000007号 / 互联网药品信息许可证:(粤)—经营性—2023—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