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日本新规落地!食品接触材料输日全攻略:合规要点+趋势解析
近期日本连发两项食品接触材料新规提案,加上核心的厚生劳动省370公告(JFSL 370),让我国输日食品接触材料企业迎来新一轮合规考验。作为深耕行业的第三方检测机构,今天就从出口类型、热门产品、行业趋势到合规流程、法规要求,一次性拆解所有关键问题,助力企业顺利通关!
近5年输日食品接触材料:这些类型占据主流
我国出口日本的食品接触材料覆盖生活场景全品类,核心类型集中在6大类,且近5年保持稳定供应态势:
- 餐具类:陶瓷碗碟、竹木制品(筷子、砧板)、塑料餐具(PP/PE材质刀叉勺)、玻璃水杯等日常用餐。
- 厨具类:不锈钢锅具、厨具(锅铲、烘焙模具)、搪瓷炊具、不粘涂层煎锅等烹饪工具。
- 包装容器类:塑料包装袋/膜、纸质食品盒、金属罐头盒、玻璃储物罐等食品存储包装产品。
- 厨房家电配件类:电饭煲内胆、咖啡机接触件、榨汁机容器、微波炉适用容器等与食品直接接触的家电部件。
- 婴幼儿专用类:奶瓶、宝宝辅食碗、儿童饮水杯、安抚奶嘴等婴幼儿接触产品。
- 橡胶制品类:食品级密封圈、保鲜盖、橡胶防滑垫等辅助接触材料。
日本人偏爱这些食品接触产品:实用+性价比成核心竞争力
食品接触产品在日本市场凭借高性价比和适配性,多款产品备受青睐:
- 陶瓷/竹木制品:中式陶瓷餐具以独特花纹设计契合日本美学,竹制筷子、砧板因天然材质、环保耐用成为家庭刚需。
- 高性价比塑料餐具:PP/PE材质的便携餐具、微波适用容器,满足日本消费者快节奏生活需求,且价格优势明显。
- 厨具:耐高温锅铲、烘焙模具,因安全无毒、易清洁适配日本家庭的小巧厨房场景。
- 不锈钢厨具:优质不锈钢锅具凭借导热均匀、耐用性强,成为日本料理爱好者的优选。
- 定制化包装:针对日本便利店、生鲜行业的一次性食品包装,因适配性强、合规性稳定获得市场认可。
出口趋势洞察:合规升级+品类细分+绿色转型
近5年我国输日食品接触材料出口呈现三大明显趋势,企业需把握:
- 合规门槛持续提高:随着日本正面清单制度完善和JFSL 370公告细化,对材质成分、迁移量限值的要求愈发严格,合规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
- 品类向细分场景延伸:从通用餐具向专用产品拓展,如婴幼儿专用餐具、高压加热容器、自动贩卖机专用接触件等细分品类出口占比提升。
- 绿色环保材质受青睐:可降解塑料包装、天然竹木制品、再生树脂制品等符合日本环保政策的产品,出口增速显著高于传统材质。
- 不合格率稳步下降:2022年我国输日产品通报占比73.8%,2023年降至70.0%,企业合规意识提升推动出口质量改善。
出口必看注意事项:这些“坑”一定要避开
输日食品接触材料企业需重点关注4大核心要点,避免通关受阻:
- 材质合规是前提:确保产品材质及添加剂均在日本正面清单内,未列入清单的物质迁移限值需满足0.01mg/kg要求。
- 检测机构必须“达标”:仅日本认可的国内第三方检测机构出具的报告可用于通关,切勿选择无资质实验室。
- 供应链管控要严格:要求原料供应商提供材质证明,生产过程中严控添加剂使用,避免带入未批准物质。
- 标签标识不能忽视:包装需明确标注材质、使用限制(如“不可微波炉加热”),禁止使用“无添加”等误导性宣称。
- 提前预测试避风险:新产品出口前需按JFSL 370要求完成全项目预测试,避免因蒸发残渣、金属迁移量等指标超标被退运。
出口流程拆解:从准备到通关的完整步骤
食品接触材料出口日本需遵循标准化流程,每一步都不能少:
1. 前期准备:确认产品材质符合正面清单要求,完成生产环境合规认证(如ISO 22000或HACCP认证)。
2. 检测委托:委托日本认可的第三方检测机构,按JFSL 370公告要求完成全项目检测,获取合格检测报告。
3. 文件准备:整理检测报告、原产地证明、卫生证书等核心文件,确保文件信息与产品一致。
4. 进口申报:通过电子系统向日本厚生劳动省检疫所提交申报表格及相关文件,等待审核。
5. 检疫查验:日本检疫所会对申报文件进行审核,部分产品将随机抽样复检,合格后即可通关。
6. 售后跟踪:关注产品在日本市场的合规反馈,及时应对可能的抽检及标准更新。

JFSL 370公告化学要求:不同材质对应不同检测项目
作为输日核心法规,JFSL 370公告对不同材质的化学要求明确且严格,核心要求如下:
- 通用化学要求:所有材质需符合重金属(铅、镉、汞等)、合成色素、增塑剂等通用限值要求。
- 塑料材质:PVC、PE、PP等13种树脂需检测单体迁移量(如氯单体≤0.01mg/kg),检测蒸发残渣、甲醛迁移量等指标。
- 陶瓷/玻璃材质:铅溶出量≤1.0mg/L,镉溶出量≤0.1mg/L,需通过特定浸泡条件下的溶出测试。
- 密胺餐具:三聚氰胺迁移量≤2mg/L,甲醛迁移量≤15mg/L,严格控制有害物质释放。
- 橡胶材质:需检测联苯胺、萘胺、丙烯腈、氯丁二烯等有害单体迁移量,确保符合限值要求。
- 特殊场景要求:高压加热容器、婴幼儿用品等需满足更高的迁移量控制标准,检测项目更。
合规是输日关键,专业检测保驾护航 随着2025年日本两项新规征求意见推进,食品接触材料输日合规门槛将提高。企业想要在日本市场站稳脚跟,必须把握JFSL 370公告及正面清单要求,从材质选择、生产管控到检测申报全流程严格合规。

作为日本认可的第三方检测机构,我们可提供全品类食品接触材料输日检测服务,覆盖材质分析、迁移测试、重金属溶出等全项目检测,出具的合格报告可直接用于通关。有检测需求的企业可以与我们联系。
联系人:邹工
————————————————————————————————————————————————————————————

相关资讯:
▲标签设计需包含以下内容:材质成分、使用温度范围、适用食品类型、注意事项(如“不可微波炉加热”)、生产商信息等。标签需使用日文,且字体大小和颜色需符合日本标准,避免误导消费者。
▲企业在与日本客户合作时,可考虑通过日本的代理商或分销商进入市场,利用其本地资源和经验,降低合规风险。企业可参加日本的食品展,提升产品知名度。
日本对进口食品接触材料的检验监管措施主要包括进口前的管控和通告、进口环节的文件审查和产品检验(必要时)、进入日本国内的监督检查和抽样检查。
厚生劳动省要求进口日本的UCP产品(食品、容器和包装)在出口到日本前要自行对产品进行合规检验,产品合格后才能出口日本。UCP进口商在商品进口前需要提前咨询厚生劳动省意见和提交产品进口的通告,包括进口申请表格,产品的原材料、成分和生产方式,产品的检测结果等信息,厚生劳动省负责对提交的文件进行合规性审查。在必要的情况下,厚生劳动省会与出口国进行双边会谈,并派遣官员进行现场检查和当地情况调查。厚生劳动省下属的各个检疫站还会根据进口UCP的违规概率情况和每年的食品监控计划而决定是否对进口的UCP进行产品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