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车载领域北斗应用深化与合规要求升级的背景下,车载类设备单北斗认证成为产品进入市场的必要环节。以下结合车载设备的使用特性,梳理认证适用范围、核心条件及简化流程,助力企业高效推进。
需以 “仅依赖北斗系统实现核心功能” 为前提,主要包括三类设备:
车载定位终端:适配商用车(货运、客运)与乘用车,用于车辆位置监控、行驶轨迹记录及安全状态管理,是政策监管重点覆盖品类;
车载导航模块:可集成于车载导航主机,提供北斗单模定位与路径规划服务,覆盖整车前装(出厂预装)与后装(使用中加装)市场;
专用车载定位器:如符合新国标的两轮电动车定位器、工程车 / 环卫车等特种车辆定位设备,需适配特定场景的耐用性与功能需求(如抗振动、长续航)。
信号专一性:硬件无 GPS、GLONASS 等境外导航系统的芯片或接口,软件无相关信号解算代码,仅支持北斗 B1/B2/B3 频段信号接收与处理;
基础功能:具备定位数据采集(经纬度、时间)、数据存储(至少留存 15 天定位记录)、数据传输(适配 4G/5G 或北斗短报文)能力,部分场景需支持报警、远程状态查询等附加功能。
定位性能:空旷区域水平定位精度需符合行业标准,动态行驶中定位时间、信号失锁后重捕速度需适配车辆行驶节奏,避免定位延迟;
环境耐受性:工作温度需覆盖 - 20℃~+60℃(特种车辆设备可扩展至 - 40℃~+85℃),通过振动、湿热、电磁兼容测试,确保在车载复杂环境中稳定运行;
安全合规:符合车载电气安全标准,定位数据需加密传输,避免信息泄露或设备故障影响车辆正常运行。
对照《北斗基础产品认证目录》,确认设备所属细分类型,匹配对应认证标准;
整理基础材料:企业营业执照、产品技术说明书(含北斗功能描述、核心元器件清单)、生产流程简述;
内部自查:验证设备北斗信号专一性,初步测试定位精度、数据传输稳定性,排除明显不符合项。
从官方渠道筛选具备单北斗认证资质,且熟悉车载设备检测的机构;
填写认证申请表,连同前期材料提交机构,配合初审(如补充设备适配北斗频段的说明);
按要求寄送 3-5 台与量产一致的样品,完成信号专一性、定位性能、环境适应性等核心项目测试;若检测不达标,按机构反馈调整后提交复测。
审核通过后领取证书(有效期通常 3 年),证书信息同步至官方查询平台;
每年配合机构开展监督检查,提供少量样品及生产记录,确保量产产品与认证样品一致性;
证书到期前 3 个月,提交续期申请及必要检测报告,完成续期流程。
合规准入:满足商用车、两轮电动车等场景的政策强制要求,避免因未认证面临市场准入限制;
场景适配:认证测试针对车载环境设计,确保设备在实际行驶中稳定可靠,减少后期使用故障;
市场信任:认证标志证明设备符合北斗标准与车载场景需求,提升整车厂商、运营平台的采购认可度。